jayzhou
我的博客http://www.jayzhou.com.cn/about
春运,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一个人买到了火车票,只是个无座票,你帮助了他,你可能希望他能感谢你。
因为你花了不少心血,劳动,套了很多关系,意想不到的是换来对方骂骂咧咧,说:你怎么给我买个无座票,这么不舒服,然后给你一顿骂,说你也就这点本事了。
不知道这样的故事里的主人公是否是你想要的朋友?但是现实中这样你嘴中尊称TA为“朋友”的人不少,你难道希望你的人脉中都充斥这样的人吗?你肯定不希望,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定门槛,告诉大家我们的规则,玩法。这样做是为了友谊能够有一定的约束,谁都不希望做了好事,还被很多人指桑骂槐,这不满意,那不满意的,我们也不欠他们的,我们也有自己宝贵的时间。
在微招聘的这个官方微信(id:weijobs)上有一些人出现谩骂的行为,回复我们说:你们就知道发些无关痛痒的,我们要找工作。很多人很天真以为,关注了这个账户,工作就自动送上了门,我想真的是大错特错。做事先做人,我们也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便利、服务,一起来完善好,能够更多切实帮助大家,总之在你想去说三道四之前,先想想如果你在想去帮助别人,而对方喷你一堆,你会是什么感受?
最后祝大家愉快!春运期间顺利能买到火车票,春节后更多想换工作的朋友们能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!
随着微招聘系列QQ群成立将近4年,为了答谢更多微招聘的粉丝们,我们特意新建立2000人系列群,因为2000人系列群十分难建立,很多网友已经充值Q币来支持我们群,为了筹建更多的系列群,本系列群将会全员付费制。
一、加群说明
现在重磅推出的会员群的有
1.职位系列群
(1)产品、运营人员系列群
(2)研发、测试人员系列群
(3)市场、商务人员系列群
(4)用户研究、设计人员群
(5)大学生进阶群
后续我们也会放开更多系列群,我们不求多,只求每个群有2000个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产品从业人员。
2.地域系列群
(1)广东地区
(2)北京、天津地区
(3)浙江地区
(4)上海地区
(5)四川、重庆地区
加群的时候必须提供个人的信息(名字、所在城市、公司、职位、QQ号、微博id、微信id、手机号),这些都是为了有更合适的职位、合作机会的时候,我们能够更精准匹配到你!这个放心,不会去泄露的!我们也十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。
如果有大学生、非互联网行业的朋友想加入群,需要选择一个想深入了解的职位方向进入群,每个人仅限加入一种职位系列群
二、加入圈子的意义
很多人以为在一个圈子、群里就是闲聊而已,实际则不然,圈子就是一个小社会,并且微招聘系列圈子也是通过更多的职位、地域划分,目的就是让更多人通过更多的属性聚合在一起,除了招聘求职外,也是认识相同圈子人脉的一个好方法,因为大家都是付费会员,并且也会更忠诚一些。
三、会员服务
1.加入会员的朋友,将会得到大型互联网公司职位优先推荐。因为时间精力有限,我们更多会优先、照顾会员
的应聘进度,但是我们不保证招聘求职成功率,我们只是一个提供快捷的渠道,但是不要过分依赖这个渠
道,更多的还是完善自己内功。我们会对所投递的简历给出更多意见,以此提高命中率。
2.可再加入微招聘地域系列QQ群比如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等地区群。
3.可再加入微信职位属性大群,比如微招聘微信-产品人员系列群。
4.所在公司有招聘职位发布,如需在以下渠道投放招聘广告,按照正常广告价位8折优惠,渠道暂时如下:
微招聘官方微信账户(微信id:weijobs)、微博账户(http://weibo.com/digcn)、微群(http://q.weibo.com/251155)
5.微招聘线下活动优惠参加:我们会经常举办各地的线下活动,但是因为有场地等费用,我们需要平摊一部分
费用在到场的用户,所以线下的活动基本也会基本有收费,而面对会员则是现场收费的9折优惠。
对于微招聘中长期的发展,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规划,希望届时会推出更多会员服务、更多产品服务大家,敬请期待……
四、会员付费标准
1.新进群一个人100元( 退出后加回来暂不收取费用,一次进群1年不用再付费),我们相信只有愿意付费的会员么才会获得更多的收获。
2.我们采取阶段性会员费涨价,申请加入的会员,会员价格只会比之前更多,所以想来加入的话抓紧时间了!
3.想加入会员的可以联系(验证信息:微招聘会员),微博私信:http://weibo.com/digcn,微信:zhoujinzeng
支付宝支付主页:http://me.alipay.com/jayzhou(付款时注明:名字、QQ号),如付款遇到问题也可以上述QQ联系。
4.已经付款的同学可以等候群主联系大家处理加群事宜,祝您玩得愉快。
五、会员群最新活动
1.8月23日给幸运的会员朋友们派发2本书:(1)腾讯开放平台的徐志斌《社交红利》(2)《我为什么要投资你:李开复、薛蛮子、徐小平等传道解惑》
#微招聘2周年#为了庆祝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微群成立2周年,在圣诞节来临之际,我们联合@悟空手机助手官博 给大家派送圣诞奖品了!转发微博说出你的明年都有什么计划,奖品就有可能降临在你身边哦!友情提示,关注我的微博@周锦增 和@悟空手机助手官博 中奖率更高哦!活动截止到2012.12.26日晚22:00
链接:http://weibo.com/1151280692/zbdjC6jWG
–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新浪微群成员从0到1万的点滴故事
欢迎加我关注:
新浪微博http://t.sina.com.cn/digcn 腾讯微博http://t.qq.com/taobaowang 人人网公共主页http://page.renren.com/600644346
很多人问我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,其实很多事情我都是在用很多人抽烟、喝酒、喝咖啡、看电视、看电影、打游戏的时间来做的,我的业余生活也没那么太丰富,就做点自己喜欢并且认为有意义的事情。
2011年2月份,我决定想换个群名字。当时想这个微群的名字我花了很多的心思,因为原来的“我要进互联网公司”不够品牌化,也不像是一个组织,只是像个活动。所以我觉在新浪微群里面想做好,不仅是靠运营,群名字也很重要。因为寄托于微博平台,也是做招聘相关,我就想到了微招聘这个词,当时微群只有叫微博招聘的微群,还没微招聘,我的微群定位一直是致力于IT互联网人才的人脉聚合,我也不想单纯叫做微招聘,那样会进来大量的无效用户,管理起来可能会更麻烦,我也希望能通过微群的名字先过滤掉一批用户。虽然微招聘这个名字很不错,但是我没用选择直接叫这个名字,而是加了一个后缀“我要进IT公司”,因为新浪微群名字有字数限制,我很想延续“我要进互联网公司”这个字但是没办法改为了现在的这样。
改名字之后,就需要再改新的LOGO,做品牌的建立,在品牌规划方面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的擅长,所以也是希望在视觉上给大家一定的冲击力,也是想树立轻松的感觉。之前我在qq群征集过LOGO,但是我自己也没有太阐述好我想要什么,导致收上来的作品我也不是特别满意。
2011年2月20日周日那天13:29分认识了@我才是修竹,我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问他是否能帮我做个LOGO。把我的需求告诉了他,没想到他当天17:45就发来了第一封邮件,没想到执行力这么高,仅在我告诉他需求的4个小时内马上发来,在打开邮件之前我没有报太大的希望。但是当我打开邮件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相中了。
@我才是修竹也进行了解读:首先来观察下微招聘,微招聘是一个应聘者和招聘者的互动平台,由前身的“我要进互联网公司”到如今的“微招聘”,这个平台已经帮助很多优秀的人才找到了自己心仪的雇主,也帮助很多优秀的企业找到了自己称心的员工,有很多人在这里相知相熟,成为工作和事业上的伙伴。
由上所述,颜色上我选择了三色,橘黄代表了热情,绿色代表了诚信,蓝色代表了专业和职业化,作为一名职业人士,这三者都是必不可少的,这三者在很大意义上决定了你的前景如何。另外应用在汉字中的蓝色和绿色也代表了纯净和自然,我们从四面八方走在一起,需要的就是坦诚心扉,互动交流,这不仅仅是一个招聘的平台,这也是一个互助友爱的平台。
另外从结构上说,整体并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“四边形”或是“圆形”,而是一个并不尖锐并充满动感的“三角形”。作为一名职业人士,不能浑身充满了棱角,接受不得反对的意见,也不能成为事事说好的“老兵油子”,而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,同时悉心听取别人的观点,从而游刃有余的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
整体造型上既有花开的绽放,又有一种鱼的游弋动感,兆示朋友们像花一样怒放,像鱼一样游游骋在激情的人生海洋中。
就这样2011年3月2日新名字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和LOGO正式出炉,并且在qq群、等全面做了替换达到品牌的统一性。 read more
–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新浪微群成员从0到1万的点滴故事
欢迎加我关注:
新浪微博http://t.sina.com.cn/digcn
腾讯微博http://t.qq.com/taobaowang
人人网公共主页http://page.renren.com/600644346
谈到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新浪微群,我想先谈谈我的职业规划。2000年只有初2的我开始制定我的职业规划,我当时就是给自己定了两个大方向,一是计算机互联网,二是财经金融。那个时候就是两手开始一起抓,对于几年后的大学毕业,我不敢想,也没什么底气,因为我的成绩经常是同学和老师嘲笑的对象,高考成绩在班里也排了倒数10名左右,我很珍惜我能进入哈尔滨商业大学学习的机会,我很希望能在大学4年后不再让大家认为我什么都不是,虽然我很自信,但是我想路还很长,我必须踏踏实实走下去。
2006年从大2我对我的本专业财务管理实在提不起兴趣。便自学营销,边学边在学校卖手机卡,那个时候家里开始也不给我生活费,因为每个月已经看而已养活自己了。那个时候做了第一份简历,也有了第一份兼职工作,在新东方集团做网络营销。后来也在学校做了校内网、myspace等推广。
2007年初大3的我凭借互联网个人媒体的项目有幸入围了中央电视台“赢在中国”创业大赛1080强,当时也有创业的机会,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毕业后进入大型互联网公司,如果实在找不到我就选择创业。我给我自己做了很认真的分析,我觉得虽然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,但是对于互联网是很有热情的。
在大4的时候在长春和哈尔滨共参加了4场校园招聘会,分别是腾讯、百度、myspace、阿里巴巴,有过1次面试机会,myspace失败了。后来我以校内网、海内网、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为切入点进行自己的个人媒体营销,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合适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机会,投了30多家互联网公司都没回声。这个时候我不断在思考与总结。年末的时候通过赢在中国评委的引荐,我认识了我崇拜的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,给他打了电话,通了邮件,也进行了面试,我和汽车之家都是在犹豫。
2008年3月24日我通过facebook获得了机会,获得了进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机会,那个时候我开始不断去把握,认真去做对方出的题,在来杭州面试之前,阿里软件的领导又看到了我写的《我谈校内网推广模式》也和我进行了沟通,最后有幸在通过4轮面试进了在5月4日进了阿里巴巴旗下阿里软件公司。
对于我找工作的经历我觉得也是非常心酸与坎坷。我决定要帮助更多有想法的人,他们可能只是仅仅欠缺机会而已,可能我的一次内部推荐可能就会像当时我被改变人生一样改变他们!
2009年2月我创办了“我要来阿里巴巴”系列QQ群,我觉得这种内部推荐可以模式化运作,并且是很有意义的事情,所以把当时创办的一些想法也写了下来,详见这里
在刚做的时候,我通过我的方式在社会化媒体中扩展,也碰到了很多的人与事情,很多时候我觉得非常委屈、伤心与失望。有人说要举报我,有人说我耽误他了,很多事情让我也很无奈。
因为我当时只做了6个QQ群,1年内大概有10000人次加过这几个群,群资源有限,每个群一般都是最高到200人,有的人提议升级到超级群,但是超级群500人也不满足需求,我每天工作也比较忙,也不希望在这里牵扯太大的精力,所以我想既然进群就多多说话,如果半年多或者进来一直没说过话,那么抱歉,我只能让新鲜的血液来补充,为此我每天看到一堆人加群只能不断清理,有的时候清到不怎么活跃的人出去,好几个就会加我qq,验证消息都是骂我的,我对于他们不去理会,我想每个地方都有游戏规则,qq群就这么多容量,这是腾讯公司定的,我也希望通过压迫感能提升群的活跃度,当时最活跃的群最高一天达到90人在群里发言,一天发言的人数占群人数200人的的45%,每日聊天记录有3000条左右,这个记录创造于我工作连续15天工作最忙的封闭写产品文档的阶段。
内部推荐不仅仅是一个渠道,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更多的人建立联系,我当时很负责帮别人去改简历,帮他们突出他们的业绩,从而让他们能增加更大的竞争力,更大的希望能通过阿里巴巴HR、业务部门领导的筛选进入面试环节,直到通过。所以一些人我会让他们改简历直到我满意,有的人甚至在我的反复切磋下改过20多遍,有的人实在不理解便很不耐烦,意思是我要是不推就算了,我说都是我对你们负责,是你们在找工作,而不是我!
很多人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对自己很负责,并且很多的时候给我简历,我告诉他被pass,或者实在没有希望后马上就退出qq群,他可能觉得这个渠道可能没什么用,我对他来说没什么用,马上就离开。
内部流程是很漫长复杂的,很多业务部门的人着急让我帮他去找人,我也是很费劲的快速找了一些不错的朋友,结果很多就被他们所搁置下来,很多迟迟也没有去面试,有的朋友在我投了简历1年后才接到过面试电话,我大概给阿里巴巴内部推荐了400人到600个岗位左右,很多人的流程天天没有进一步的操作,当时很多人每天qq都催我、问我什么时候有进展,我只能不断也是在内部流程去看,去催各个当前负责的老大。一般最快的我推荐后2周内能入职,最慢的可能半年多才入职。对于这些问题我也和集团内的很多HR去反馈这个问题,大家也都有难处,确实想改进做好很不容易。
这个数字没有达到我的预期,但是我认为也很不错了,很多人都会问我,你推荐这么多人是不是得了很多推荐奖金,很抱歉,我推荐了更多的实习生、应届生进了阿里巴巴,他们进来是没有奖金的,所以让很多人失望了,做这个事情真的挺困难,当然我也不是没有奖金奖励的人我去不推荐了,只要我认为我可以去帮助的,我都会尽力去帮助。2010年上半年我也是入围了内部推荐成功人数的前3名,这个只是记录成功进淘宝网的,而不包括其他的关联公司例如华数淘宝、淘宝天下等。
每天都会在qq、qq群29581285、人人网主页、新浪微博、腾讯微博、新浪微群、博客、人人网公共主页等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,我想争取能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做统一的回答,因为很多的问题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也经历过,很多问题每个人都会有,也是想分享给大家:
今天一个朋友在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QQ里群说:我在新浪微群里已经发简历了,我觉得这个朋友还是很有潜力,但是就是还没毕业,经验不是很丰富,我就回答:希望有些渺茫。那个朋友回复:希望渺茫,那还搞微招聘啊,我本来就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啊,你们既然帮助别人找工作,应该有效率啊
每天都会在qq、qq群19791905、人人网公共主页、人人网主页、新浪微博、腾讯微博、新浪微群、博客、等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,我想争取能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做统一的回答,因为很多的问题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也经历过,很多问题每个人都会有,也是想分享给大家:
今天有个人在我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QQ群说:为什么很多人加了这个群,却又主动退出?群主难道就没反思过吗?
我的看法:
你在大学里不可能从那些事上看到它与将来的关系。十年之后再回头看,两者之间关系就非常、非常清楚了。我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;只有回头看时,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。所以你必须相信,那些点点滴滴,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,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。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–你的勇气、宿命、生活、因缘,随便什么。因为相信这些点滴能够一路连接会给你带来循从本觉的自信,它使你走离平凡,变得与众不同。
QQ群里有一个做HR的朋友问:你在群里想加入后 看到的都是 XXX招聘 XXX求职这样的信息吧?那我建议直接注册智联、51job比较好。
这个朋友又问:你们开这个群的目的有那么明确吗?还是只是为了在一起瞎侃?
QQ群里的朋友回答:并不是瞎侃 只有熟了以后我们才会帮你。首先第一 这个群不少人认识猎头,其次,这个群也有HR,第三,这个群本身就有猎头。 如果你期望进来就看到:我今天做了一个项目,感触如下:1、2、3。 那这个群我保证没有人气。我的新工作也是在微博上瞎侃拿到的
每天都会在qq、qq群19792050、人人网主页、新浪微博、腾讯微博、新浪微群、博客、人人网公共主页等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,我想争取能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做统一的回答,因为很多的问题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也经历过,很多问题每个人都会有,也是想分享给大家:
今天一个朋友在微博发来私信:周老师好,感谢你的来信,也很敬佩你为大家搭建的微招聘平台。我是个应届生,也曾在SDG实习过。方便请教你一个问题吗,我是经济类专业,但是很想做产品,没有编程基础,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起步比较好?或者哪家公司比较适合呢?
我的看法:
对于我找工作的经历我觉得也是非常心酸与坎坷,但是路走对了就别怕远,选择你最擅长的事情来做,把它不断做到极致和精彩!
最后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加我微博关注http://t.sina.com.cn/digcn
也欢迎加入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微群http://q.t.sina.com.cn/251155
今天通过我的QQ中心id.qq.com挖掘了我3个常用的QQ的数据,一个月我联系了1822个QQ好友中的900个好友
共有1822个QQ好友,单向QQ好友(他们加我,我没加他们)的有420个
最近一个月联系了900个好友,占总好友数的49%,平均每天我要和30个不同的QQ好友说话
平时在线的时候就挂qq,基本不隐身,正是这样,上网10年多给我带来了很多机会,感谢腾讯
本篇博客由我几篇微博组稿而成:
http://t.sina.com.cn/1151280692/24ENd2fpR
http://t.sina.com.cn/1151280692/l4CtL7UHt
http://t.sina.com.cn/1151280692/wr0vZMxTUy
http://t.sina.com.cn/1151280692/l4CtL5lgl
不愿意也不想成为职场方面的导师,凡事都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,为什么非要知道什么技巧呢!别人怎么在这里工作那是别人的模式,为什么非要遵循其他人的方式走自己的路呢!那样生活还有什么趣味?我喜欢创造生活,而不是照搬别人的生活
有人问我在淘宝网里工作的生存法则是什么?我说走一步看一步,不断领悟,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!又问我: 我摔的头破血流的怎么办?我说:这样更清醒,反省,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所以职场的道路不要怕,虽然布满了荆棘,但是越走你会觉得越有挑战,职场的道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