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为什么创建微招聘
–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新浪微群成员从0到1万的点滴故事
本文作者:周锦增(盛大网络集团盛大在线,高级产品运营)
欢迎加我关注:
新浪微博http://t.sina.com.cn/digcn
腾讯微博http://t.qq.com/taobaowang
人人网公共主页http://page.renren.com/600644346
转载必须注明出处来自周锦增(微博,博客,人人网公共主页)
一、历史回顾
1.我的职业规划

谈到“微招聘-我要进IT公司”新浪微群,我想先谈谈我的职业规划。2000年只有初2的我开始制定我的职业规划,我当时就是给自己定了两个大方向,一是计算机互联网,二是财经金融。那个时候就是两手开始一起抓,对于几年后的大学毕业,我不敢想,也没什么底气,因为我的成绩经常是同学和老师嘲笑的对象,高考成绩在班里也排了倒数10名左右,我很珍惜我能进入哈尔滨商业大学学习的机会,我很希望能在大学4年后不再让大家认为我什么都不是,虽然我很自信,但是我想路还很长,我必须踏踏实实走下去。
2006年从大2我对我的本专业财务管理实在提不起兴趣。便自学营销,边学边在学校卖手机卡,那个时候家里开始也不给我生活费,因为每个月已经看而已养活自己了。那个时候做了第一份简历,也有了第一份兼职工作,在新东方集团做网络营销。后来也在学校做了校内网、myspace等推广。
2007年初大3的我凭借互联网个人媒体的项目有幸入围了中央电视台“赢在中国”创业大赛1080强,当时也有创业的机会,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毕业后进入大型互联网公司,如果实在找不到我就选择创业。我给我自己做了很认真的分析,我觉得虽然我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,但是对于互联网是很有热情的。
在大4的时候在长春和哈尔滨共参加了4场校园招聘会,分别是腾讯、百度、myspace、阿里巴巴,有过1次面试机会,myspace失败了。后来我以校内网、海内网、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为切入点进行自己的个人媒体营销,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合适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机会,投了30多家互联网公司都没回声。这个时候我不断在思考与总结。年末的时候通过赢在中国评委的引荐,我认识了我崇拜的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,给他打了电话,通了邮件,也进行了面试,我和汽车之家都是在犹豫。
2.我有幸进入了阿里巴巴
2008年3月24日我通过facebook获得了机会,获得了进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机会,那个时候我开始不断去把握,认真去做对方出的题,在来杭州面试之前,阿里软件的领导又看到了我写的《我谈校内网推广模式》也和我进行了沟通,最后有幸在通过4轮面试进了在5月4日进了阿里巴巴旗下阿里软件公司。
对于我找工作的经历我觉得也是非常心酸与坎坷。我决定要帮助更多有想法的人,他们可能只是仅仅欠缺机会而已,可能我的一次内部推荐可能就会像当时我被改变人生一样改变他们!
3.我创办了“我要来阿里巴巴” 系列QQ群
2009年2月我创办了“我要来阿里巴巴”系列QQ群,我觉得这种内部推荐可以模式化运作,并且是很有意义的事情,所以把当时创办的一些想法也写了下来,详见这里
(1)一些烦心事
在刚做的时候,我通过我的方式在社会化媒体中扩展,也碰到了很多的人与事情,很多时候我觉得非常委屈、伤心与失望。有人说要举报我,有人说我耽误他了,很多事情让我也很无奈。
A.有人因为我给他们请出群失去理智
因为我当时只做了6个QQ群,1年内大概有10000人次加过这几个群,群资源有限,每个群一般都是最高到200人,有的人提议升级到超级群,但是超级群500人也不满足需求,我每天工作也比较忙,也不希望在这里牵扯太大的精力,所以我想既然进群就多多说话,如果半年多或者进来一直没说过话,那么抱歉,我只能让新鲜的血液来补充,为此我每天看到一堆人加群只能不断清理,有的时候清到不怎么活跃的人出去,好几个就会加我qq,验证消息都是骂我的,我对于他们不去理会,我想每个地方都有游戏规则,qq群就这么多容量,这是腾讯公司定的,我也希望通过压迫感能提升群的活跃度,当时最活跃的群最高一天达到90人在群里发言,一天发言的人数占群人数200人的的45%,每日聊天记录有3000条左右,这个记录创造于我工作连续15天工作最忙的封闭写产品文档的阶段。
B.有人因为我为他们简历负责而不耐烦
内部推荐不仅仅是一个渠道,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更多的人建立联系,我当时很负责帮别人去改简历,帮他们突出他们的业绩,从而让他们能增加更大的竞争力,更大的希望能通过阿里巴巴HR、业务部门领导的筛选进入面试环节,直到通过。所以一些人我会让他们改简历直到我满意,有的人甚至在我的反复切磋下改过20多遍,有的人实在不理解便很不耐烦,意思是我要是不推就算了,我说都是我对你们负责,是你们在找工作,而不是我!
C.有很多的人仅仅是把我当做一个渠道而已
很多人我认为他们并没有对自己很负责,并且很多的时候给我简历,我告诉他被pass,或者实在没有希望后马上就退出qq群,他可能觉得这个渠道可能没什么用,我对他来说没什么用,马上就离开。
D.内部推荐流程的漫长复杂
内部流程是很漫长复杂的,很多业务部门的人着急让我帮他去找人,我也是很费劲的快速找了一些不错的朋友,结果很多就被他们所搁置下来,很多迟迟也没有去面试,有的朋友在我投了简历1年后才接到过面试电话,我大概给阿里巴巴内部推荐了400人到600个岗位左右,很多人的流程天天没有进一步的操作,当时很多人每天qq都催我、问我什么时候有进展,我只能不断也是在内部流程去看,去催各个当前负责的老大。一般最快的我推荐后2周内能入职,最慢的可能半年多才入职。对于这些问题我也和集团内的很多HR去反馈这个问题,大家也都有难处,确实想改进做好很不容易。
(2)一些收获与鼓励
A.我总共推荐了43人进入了阿里巴巴、入围2010年上半年淘宝网内部推荐前3名
这个数字没有达到我的预期,但是我认为也很不错了,很多人都会问我,你推荐这么多人是不是得了很多推荐奖金,很抱歉,我推荐了更多的实习生、应届生进了阿里巴巴,他们进来是没有奖金的,所以让很多人失望了,做这个事情真的挺困难,当然我也不是没有奖金奖励的人我去不推荐了,只要我认为我可以去帮助的,我都会尽力去帮助。2010年上半年我也是入围了内部推荐成功人数的前3名,这个只是记录成功进淘宝网的,而不包括其他的关联公司例如华数淘宝、淘宝天下等。
B.我的求职经历被编进了《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》
read more »